旭日光辉耀村庄、稻田翠绿显生机、雄鸡引吭抖精神……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苏苏村的“美丽家乡照片墙”上,一幅幅充满诗意与乡土气息的照片并非出自摄影名师之手,而是来自苏苏村村民的日常随手拍。这些作品,虽然在选材、构图、拍摄角度等方面都难以与专业摄影作品相提并论,但却充溢着当地群众对苏苏村美丽新容貌、和谐新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苏苏村曾是桦川县出了名的软弱涣散村、难点村、贫困村,“三顶压头的帽子”是村庄发展的桎梏。2017年以来,该村把抓党建促发展、强党建促脱贫作为重中之重,以党建之笔描绘出了一幅乡村发展的新画卷。现在,苏苏村干群和谐、果蔬飘香,传统种养产业与现代科技相融之后正在绽放新的魅力。苏苏村的转变,是桦川县以强化党建促乡村发展的得意之笔,但不是仅存硕果。近年来,桦川县在党建责任体系、激发党员动力、党建成果转化方面进行系列探索,凝聚起了乡村发展的更大力量。2019年,桦川县荣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强化责任党旗红强党建促发展,压实责任是关键。实践中,桦川县构建了四大责任体系,切实压实了各级党员干部及相关包联单位的责任。“网格在手,销售不愁。”“我们的网格已经联到城里了,菜食销售不是问题。”……在桦川县犁丰镇犁丰村,当记者提起农产品销售话题时,村民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说到兴奋处,他们还向记者介绍起了桦川联通城乡网格、共搭果蔬“销售网”的好做法。黑龙江省桦川县苏苏村便民服务中心。近年来,桦川县将社区网格和农村网格融合,在社区居民网格员联络群中发布包联村蔬菜预售清单,供居民线上选择支付下单。社区设置果蔬销售专员负责收集汇总居民需求蔬菜种类、数量,每日需求清单汇总发送给合作村驻村队员;驻村队员联系村内种植蔬菜贫困户,准备销售的蔬菜,做好蔬菜质量检查,并在第二天将蔬菜送到社区居民家。基于这一做法,桦川建立起城乡果蔬“销售网”,城市乡村一对一服务、点对点对接、手拉手帮扶,实现小农经济产品零附加成本直达城市餐桌。同时,桦川县为强化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还探索了联动城乡党员,共摆线上“云地摊”;联结城乡纽带,共建发展“振兴路”等做法。这些有益探索、成功实践都得益于桦川县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 + 帮扶服务”的责任体系。桦川县在全县网格中建立75个城区网格党支部,507个农村网格党小组。把各级党组织资源力量整合到网格,把基层党组织攻坚责任落实到网格,把帮扶干部的动态监测定位到网格。组建115支党员先锋团队,提升网格服务水平。该县创新“一网连两格、一摊联两员”城乡联动机制,实现网格资源共享助力消费帮扶,把农户的农副产品通过“红网格”卖到城区居民手中,累计销售农产品3200余单。除网格化责任体系外,桦川县还构建了“中枢调度+专项推进”的指挥体系;“领导挂帅+部门联建”的包保体系 ;“全覆盖驻村+干部结对”的帮扶体系等三大责任体系。由此,该县用“精准滴灌”的举措,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帮扶和公共服务等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延伸“百部联百村”活动触角,让119家单位对接所有行政村,帮助村里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2021年,桦川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调整39个优势单位包保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择优选派163名优秀干部驻村,持续增强乡村振兴队伍能力。筑牢保障干劲足在桦川县悦来镇苏苏村村委会办公区,一张“十星级”党员评定图贴在十分显眼的位置。“这张图可不是个形式,是全村村民代表一项一项评定出来的结果,每年都会评一次。”苏苏村村支书齐更春说,“‘村委会找不着人儿,只有锁头把大门儿’,这是以前村民给编的顺口溜,村‘两委’的软弱涣散程度可见一斑。为改变这一状况,激发村干部和一般党员的干劲,悦来镇党委、苏苏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想了很多办法。”这些年,苏苏村从建好支部班子入手,投资6.6万元建设面积300平方米、有7个主题室的党建中心,通过组织开展 “清脑行动”“整顿行动”“比学行动”,设立“两个党员服务示范区”开展互比互查互评活动,提升了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创建党员“一带三”帮扶模式,探索党员“家庭户外挂标识、戴着党徽走农户”示范模式,开展党员“十星级”评定激励模式,锻造出一个带领农村群众致富的好队伍。这不是个例。这些年,通过持续筑牢“班子坚实、素质过硬”的组织保障,桦川县让基层党组织在带动乡村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具体工作中,桦川县首先配强乡镇干部“突击队”。建立“干部向攻坚一线奔赴、政治向攻坚一线倾斜”导向,大胆使用经过艰苦条件磨炼、复杂环境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乡镇干部,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提拔重用乡镇干部136名,促进了乡镇干部的有序流动,激发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配强乡镇干部的同时,桦川县将打造村干部队伍作为重点。科学提高村干部“入口关”,顺利完成2020年村“两委”换届工作,巩固“一肩挑”成果。村“两委”换届产生村“两委”成员583人,其中村党组织委员346人,村委会委员432人,交叉任职195人,新当选委员193人,女性成员154人。严把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刻度尺”。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星级”管理,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先试先行,连续10年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工作,实行一人一档,量身制定履历、档案鉴定材料、学历、专业技术材料、党员材料等五大项内容,实时更新调整。实施乡村干部“强能力、提素质、聚合力”工程,举办乡村干部培训班15期7000余人次,开展“过筛子”式专项测试9期3000余人次,举办访谈擂台赛137期,全面解决乡村干部助农发展能力不足问题。在此基础上,桦川县着力育强党员队伍“红细胞”。脱贫攻坚以来,共发展316名农村党员,以“两学一做”“解放思想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培训主线,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分别就新党章和纪律处分条例、党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进行党员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举办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1746人。创新实施“五亮一挂”工程,让农村常住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星级、亮联系方式和挂党员户牌达到100%,推行党员“传帮带”“一带三”、党员包街区等活动,使得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四轮驱动”衔接畅绿树掩映、碧水荡漾,荷池一座连着一座,粉红的荷花竞相绽放,还有亭台廊桥点缀其中,眼前之景让人仿若置身江南水乡。事实上,这里是中国北部,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星火村。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集体农庄发源地;现今,这里已发展成拥有407户1067人7220亩水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桦川县星火村一景。星火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桦川的“党建引领、战贫振兴”的四轮驱动模式。为让党旗在成果强化中始终保持核心的主导地位,桦川县采取“四轮驱动”模式,即完善阵地建设、以党建载体促乡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网格管理等4项重要举措,推进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轮驱动”,阵地建设是根本。为完善阵地建设,桦川县对65个活动场所进行了改、扩建,力促全县105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集约化办公,结合网格化管理,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按照“一村一特色”原则,以党组织制度建设、本村党建主题的载体活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为主要内容,各村结合实际形成图板整体规划并上墙,规范了村级活动场所室内外设置。在建设阵地的过程中,桦川县十分重视硬件提升。该县通过“三个一批”即村级投入一批、县级扶持一批、部门帮助一批明显改善办公硬件条件。现在,桦川105个行政村电脑配置达到平均3台以上,复印机、打印机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打印自主的问题,不但提升了政策上传下达的速度和村内办公的效率,更节约了村内经费开支和时间。为解决村级活动场所冬季保暖问题,桦川县委为87个村安装电暖气,采用“峰谷平”式电表,既为驻村和村“两委”工作提供保暖环境,又节约了村级开支。“阵地建设,不仅要建,还得管。”桦川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表示,为规范对组织阵地硬件的管理,桦川建立105个村级活动场所管理台账,其中包括场所使用登记、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活动举办预约申请等。简易并规范化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管理。桦川县委组织部安排专门力量每季度对场所内的硬件设施进行检修和设备维护,年末对硬件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汇总,坚持“该维修维修、该更换更换”的节俭原则,让村级活动场所时刻保持高效运转。“四轮驱动”,“夺旗争星”是载体。2019年以来,桦川县实施了“夺旗争星”评选活动,为村级党组织确定了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集体经济红旗村五面红旗。2019年评出231面红旗,被评为单面红旗村的支部书记补贴报酬每月上调3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上调200元,共计发放奖励194万元。2020年,全县评选出275面红旗,12个村获得五面红旗,共计发放奖励 231万元。2021年6月,桦川已对全县105个村进行全覆盖考核。目前,桦川还为党员确定了学习示范星、组织纪律星、遵规守法星、致富引领星等10个星级的争夺目标,累计对248名优秀的“十星级”党员进行表彰,激发了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动力。“四轮驱动”,能否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衡量能否驱动村民干事热情的重要标尺。桦川县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数据库,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县、乡、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2018—2021年共计争取1270万元资金用于冷云、集贤等27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期,将黑龙江省驻村工作队每队50万元专项基金均用于发展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目前,桦川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县通过土地确权新增地源145175.86亩。“四轮驱动”,是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连接器。桦川县结合农村党组织“织网工程”活动,以城区、乡村、农场、专属地为基础划分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101人,实行“六必到、六必访、六必报”工作制度,让全天候服务居民群众成为常态。同时,该县在网格上建立网格党支部75个,以党群服务中心(站)为圆心,整合群团资源,吸收690余名党员志愿者、专业人员下沉到网格,开展稳岗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干部争担当,党员争奉献,群众跟着干,这是桦川县当前干群团结奋进的新气象,这是桦川乡村振兴序曲中闪耀的党建光芒,这亦是桦川县以党建为笔着墨乡村振兴取得的初步成果。(王万亮)